UKCA证书办理需注意什么?UKCA证书的办理流程
| 更新时间 2024-12-27 10:00:00 价格 请来电询价 联系电话 19168505613 联系手机 19168505613 联系人 林工 立即询价 |
如今英国政府已经明确,英国脱欧过渡期后将执行UKCA(英国合格评定)知识分享体系;该体系整体流程和CE知识分享流程基本一致,但发证方必须是英国的认可机构。
哪些地区适用UKCA知识分享呢?
UKCA知识分享适用于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不适用于北爱尔兰(北爱尔兰地区将使用UKNI标志或延用CE标志,具体以当地官方信息为准),涵盖了大部分以前需要CE标志的产品。
英国UKCA标志的使用
1、大部分(但非全部)现时已纳入CE标志的产品,将纳入新UKCA标志的范围。
2、新UKCA标志的使用规则与当前CE标志的使用规则一致。
3、如果英国不达成协议就脱离欧盟,英国政府将通知一个有时间限制的阶段。如果产品在2019年3月29日截止前已经完成生产和符合性评估,制造商仍然可以在限制期结束前使用CE标志在英国市场上销售产品。
4、如果制造商产品计划由英国符合性评估机构执行第三方符合性评估,且未将资料移至欧盟认可机构,在2019年3月29日后,产品进入英国市场需要申请UKCA标志。
5、UKCA标志将不会在欧盟市场上得到认可,目前需要CE标志的产品将继续需要CE标志在欧盟销售。
英国UKCA知识分享办理流程
UKCA知识分享流程与欧盟CE知识分享流程一样,一般分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1.确定适用的英国法规与标准
2.自我验证产品符合性
3.确定是否需要英国公告机构进行合格评定
4.检测产品的符合性
5.保存所需的技术文档
6.产品粘贴UKCA标志并签发UKCA DoC
UKCA知识分享要求
UKCA证书常见问题解答
问:产品是否只需要做一下测试就可以在产品上打上UKCA标志?
答:不同类型的产品,相关的产品符合性评定要求也有所不同。厂商必须是在确保其产品符合所有相关法规的要求之后才可以使用UKCA标志。因此,厂商首先需要确认自己的产品是在哪些法规的管控范围之内,然后通过准备相关的符合性证据(包括测试报告)来证明其产品能够符合各法规中所规定的基本安全要求及各项管控要求,*后再将UKCA标志用于产品之上。
问:我们应该找哪些机构来做知识分享?
答:如果法规中规定产品的符合性需要由具有相关授权资质的机构来执行,厂商则需要寻找有关授权机构并配合其执行相关的符合性评定工作。如果法规并未强制要求知识分享机构参与相关符合性评定活动,厂商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其产品品质的优越性,更好的打开产品在目标市场的销路,也可以找一些在英国市场具有相当**度的知识分享机构对其产品的品质进行评估,从而为其产品的做背书。
问:我们之前找国内的一些小实验室对产品做了测试,不知道这些测试报告是否会被认可?
答:原则上来讲,除非法规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厂商可以使用具有相关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对产品进行测试。一方面,有正规资质的实验室通常会严格遵照被认可的作业程序开展检测工作,他们的工作质量是有保障的,可以及时发现产品可能存在的合规风险;另一方面,由一个**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市场上的认可度相对会比较高,也有利于不同机构间的互认。其中*主要的问题还是风险把控的问题,毕竟存在合规风险的产品一旦流入市场,不仅将面临严格的市场监管,而且其风险是不可控的,如果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除此之外,测试报告所依据的标准必须是正确的,有效的。
我们不确定自己准备的技术文档是否符合要求,怎么办?
答:通常产品法规会对相关产品的技术文档给出一些基本要求。虽然厂商可参考法规的要求准备技术文档,不过由于部分厂商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丰富经验,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技术文档中的问题,比如:产品资料准备不完整,技术文件说明不够充分,测试报告评估项目不全等。因此建议厂商可以寻找一些专业的知识分享机构对和其知识分享相关的技术文档做出全面专业的评估,以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问:我们的产品已经做过CE知识分享了,知识分享机构是否接受直接转UKCA知识分享?
答:机构会先结合相关英国法规的要求,对产品及其技术文档,包括检测报告,证书等做出全面评估,从而确定是否可以全部接受或是部分接受现有的符合性评定的证据,当然也存在着完全不接受这些符合性评定的证据的可能性。机构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相应的符合性评定方案。
问:请问UKCA是否需要审厂?
答:这主要取决于法规中所对应的符合性评定模式是怎么具体规定的,比如对于需要符合电气安全法规的产品,制造商通常只需执行内部生产质量控制即可。而对于疫情期间应用比较广泛的个人防护口罩产品,可能需要授权机构进行审核或抽样测试。审厂作为企业日常产品制造的质量监督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质量的工厂审核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日常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而且也可以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带来整体性的系统化提升。因此,我们建议厂商尽可能选择具有专业审核团队的机构来合作。